本报推出的首届青少年书画大赛,与汽车文化节相映生辉
千名少年同绘美丽大庆
规模之大,参加人数之多,开大庆有史以来青少年书画大赛先河
大庆网讯(晚报记者 伏虎)9月10日下午,在大庆体育场上出尽风头的,不仅仅是美女、靓车,还有大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青少年书画大赛。
下午3时30分,来自周末画苑、墨华苑、市书法家协会培训基地、小龙人艺校、得闲草堂、秋斋焱画苑、荷池居等书画学校的1000余名孩子,以大庆体育场中心场地的草坪作为桌案,在千余幅画纸上,描绘自己心目中的美丽大庆。
从高处鸟瞰,孩子们伏在绿茵场上,时而涂色、时而挥笔的起伏身影,在体育场中心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陪孩子来参赛的家长和老师们,或在远处静静观看,或亲自动手帮忙添色,或现场指导,有的甚至比参赛选手还要忙碌。
市文联副主席、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柳庄,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丁洪君、居洪涛,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汪连军、副秘书长姜美英、付熙云、李凤林、钱松君、栾金广,周末画苑的王立珊组成了强大的评审阵容,这使得此次大庆首届青少年书画大赛评审档次陡升。
参加书画大赛的先河艺校校长于英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庆晚报》是大庆最有影响力的报纸,是传播大文化战略的先锋。我们得到晚报要举办青少年书画大赛的消息,小学员们个个摩拳擦掌,要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为我们美丽的大庆增色添彩。为了支持和响应大庆晚报举办的此次书画大赛活动,我们先河艺校的30余名孩子,利用5天的时间,创作出了一幅长6米、宽2.5米的大画,赠送给大庆首届青少年书画大赛组委会。”
大庆晚报常务副总编王菲,被现场的气氛深深感染,他在热情洋溢的致词中说:“大庆虽然城市建设的历史很短,但是,我市的书画艺术教育培训却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专家、教育工作者,他们培育出许许多多优秀的学生。为了让大庆青少年书画艺术水平有一个整体展示的机会,更为了提高城市文化水平、丰富市民业余文化生活、选拔大庆艺术人才,我们组织了此次活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和我们报纸的报道,让油城子弟得到锻炼,让大庆优秀的艺术人才脱颖而出。上千名青少年书画爱好者,在大庆最大的体育场现场泼墨挥毫,进行一场大庆市空前的才艺大比拼。这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也是一场重要的比赛,结果重要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了一个展示自己才艺的机会和舞台,有了横向比较自己书画水平的机会,不重要的是最后的成绩与名次,因为它只说明你的过去与现在,而未来,要靠你们今后的努力,那才是最重要的。”
市文联副主席、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本次青少年书画大赛评审长柳庄,也在盛会上表示,有这么多青少年热爱书法、热爱绘画,这是我们大庆的一大幸事。一个城市,不仅要有美丽的外观,更要有自己城市独特的文化,这样,这个城市才会有别人学不走的独有的魅力。他希望,通过此次书画大赛,能为大庆汽车文化节添彩,为大庆添魅力。他预祝参加书画大赛的孩子们,能发挥出最高水平,并祝大赛圆满成功!
到下午5时55分,大庆市首届青少年书画大赛的各项活动进入尾声,组委会现场共收到孩子们的书法绘画作品一千多幅。
本报将择日公布评审成绩,请各位孩子和家长们随时关注本报。
现场花絮
书画大赛有特殊选手加入
聋哑儿挥毫 展现想象力
书画大赛不仅吸引了众多的小书画爱好者,也吸引着这样一些孩子,他们在无声的世界里,感受着书画带给他们的无穷乐趣,他们就是市馨语聋哑语训中心的聋哑学生马雨佳、任禹翰等4名同学。
市馨语聋哑语训中心,是一所为自闭症、聋儿、其他发育障碍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儿童康复训练、聋儿语训、家长培训的非营利性质的机构,为了帮助聋哑儿童尽早发挥其潜在智能,他们在教学中大胆运用绘画这一形式,开发聋儿右脑的潜能,促进聋儿智力发育。
“聋哑儿童感知外界事物主要靠视觉,对直观形象的东西记得快,他们的形象记忆占主导地位,与健全儿童的形象记忆没有大的差别。而绘画正是利用手和视觉,通过对物体比例、空间、透视、色彩的认识和表现,来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聋哑学校教师,孟令双向记者解释参加这样的比赛对于孩子们更具深远的意义。
比赛现场,这些聋哑儿笔下的作品,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和顾虑,所画之物无拘无束,想象力极为丰富。
虽然他们的画还很稚嫩,画人物常常是头重脚轻,整个画面有时就一种颜色,或者是红一块、绿一块,“色彩斑斓”,但他们的画,真实自然、没有任何加工的成分,真实、质朴地反映着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比赛现场发现“蓝眼睛”
“老外”带着学生来参赛
比赛现场有一位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他是来自加拿大的马可先生,是电大双语幼儿园乙烯分园聘来的外教。
别看他不是生在中国,但对大庆、对石油都十分了解,对“小油娃”们更是非常喜欢,并亲自带着他的中国学生们来比赛。
您瞧!他在认真地看着参赛选手作画,一边指点、一边说,最后竟拿着一个孩子的画,高兴地把小作者抱了起来。
打着旗举着牌排成队
书画学校“组团”来比赛
在书画大赛参赛选手通道体育场4号门口,记者看到有这样一些参赛队伍,他们打着旗、举着牌,参赛的小选手都排着队进入体育场,那场面相当壮观。
作为团体参赛人数最多的“周末画苑”,他们领着100多名“小画家”来参赛,这些孩子拿着自己的画具,兴高采烈地走进比赛现场,吸引了不少眼球。
重视这种集体宣传效果的,不止“周末画苑”一家。
记者还看到“得闲草堂”、“墨华苑”、“秋斋焱画苑”、“荷池居”等书画学校,也都是打着旗、举着牌来的,他们有组织地由老师引导进入大赛现场,并按规定的方阵各就各位,为比赛节省了不少的时间。
家最远的参赛选手最认真
“终于等到这一天”
“自从报了名,这孩子就天天盼着比赛,都盼了多少天了,我们终天盼到了这一天。”选手李婧的母亲这样告诉记者。
在参加书法大赛的选手中,有一位来自林甸的选手,她是林甸县惟一一位参赛选手,她的名字叫李婧。
李婧是参赛选手中家最远的,孩子家长告诉记者,他们县城的孩子参加这样的大型比赛是头一次,知道孩子的水平可能不如城里的孩子高,但他们还是想让孩子来看看,重在锻炼和参与嘛!
为了让孩子在大赛中能发挥好,他们提前一天就来到了大庆,还选择了一家在体育场附近的宾馆住下。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看着眼前这位全神贯注作画的女孩,周围的人说,她将来也许能成为一名画家。晚报记者张晓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