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画新闻 > 军旅书法家高军虎万“..
 
 
军旅书法家高军虎万“龙”字书法作品迎“奥运”
 
2006-04-28 鸿武书画网
 
 

  新华网河北频道4月27日电(记者王炳美)8000幅作品,10000个“龙”字,平铺起来,有一个半足球场那么大;最长的一幅书写着1000个“龙”字,120米长;最大的“龙”字,光墨汁就用了数百斤。这些“龙”,有的端庄内敛,有的洒脱奔放,有的大气磅礴……真草隶篆,万“龙”万面。

  这是河北省邯郸军分区原司令员高军虎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利用业余时间创作的万“龙”字书法作品。

  “提起‘龙’字,我总能感到一股炽烈的情愫在胸中升腾,如同我们军人‘闻道烽烟动,腰间宝剑匣中鸣’的壮怀一样,热血也为之沸腾。或许是‘龙’所代表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抑或是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的积淀,或者兼而有之。古人讲: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不肯下笔。我感觉正是这些催生了我的万‘龙’书法创作。”高军虎如是说。

  高军虎的万“龙”书法是从千“龙”创作而来的,1998年的一天,他无意间看到一则《迎接新世纪,跨进2000年》的报道,心一下子被触动了:2000年既是世纪之交,又是龙年,这样的巧合,千载难逢。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字。经过不懈努力,2000年到来时,高军虎的2000个“龙”字书作完成,千姿百态,个个传神。得知高军虎2000个“龙”字迎接2000年的消息后,中国美术馆曾多次邀请到京展出,由于工作繁忙,高军虎婉言谢绝了,只是利用工作之余在邯郸进行了一次展览。

  北京申奥成功,当人们在喜悦中陶醉时,高军虎却又一次进入了“意匠惨淡经营中”:能不能在2008年前再创作8000个“龙”字?想法是不是太大了?有没有可行性?有着“马背司令”之称的他以军人的果敢,又开始了新的跋涉。无论多忙,他都要保证3个“半小时”坚持创作,即早上起来写半小时、午饭后写半小时、晚上看完新闻后写半小时。经过5年艰苦努力,2005年除夕,他的第10000个“龙”字面世了。那是在看完春节联欢晚会后,他即兴挥毫,在6尺的大红宣纸上写下了这个意义非凡的“龙”字。那天晚上,他彻夜未眠,自己写下的10000个“龙”字中,80%是他自己创新的。对此,高军虎说:“我迎奥运书写万个‘龙’字,并非杜撰。为了区别字法,我采用了两个方法:一是请专家学者为我把关,他们不认可的字法,我则不取;二是利用现代科技,我把所有写好的书稿都输入电脑,进行扫瞄,稍有雷同则立即剔除。这就保证了书法艺术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做为一名军旅书家,岂能搞哗众取宠之举!”经专家鉴定,一万个“龙”字确实个个不同,字字珠玑。

  其实,在创作万个“龙”字之前,高军虎在书法艺术界就已赫赫有名。他的多幅作品被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炎黄艺术馆等收藏,有的还被当作礼品赠送给外国政要。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时,他创作了一幅60米的书法长卷《勿忘历史,再创辉煌》,作品在河北省博物馆展出后,受到专家好评。多年前,他就被列入《中国当代书法家大辞典》、《中国硬笔书法鉴赏辞典》,并著有《隶楷行草四体基本知识》。

  高军虎在书法方面的确很有灵气。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他的毛笔字就经常被老师圈点,并张贴在黑板上让同学们欣赏。1968年底,应征入伍后,工作再忙再累,高军虎也笔耕不辍。他说,为了练习书法,至少有30年没有午休过。只要有一点业余时间,他就会钻到书房里写上几笔。同时,他还注意汲取姊妹艺术的营养,广泛涉猎音乐、摄影等领域。现在,除身兼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外,他还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并有《高军虎诗歌集》行世。

  高军虎万“龙”书法迎奥运的消息传出后,北京、天津、浙江等地的许多大收藏家纷纷找上门来,有的要高价收藏他的作品,有的要帮他申请吉尼斯纪录,高军虎淡然一笑:“我的创作是为了龙的精神、龙的文化,向北京奥运献一份厚礼,岂是为了沽名钓誉。”

 
 
  ■ 文章评论  
该文章还没有相关评论!
本文章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读者的评论!
 
 
 
 
 
 
Copyright(C)2006 www.luhongw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鸿武书画·版权所有
鸿武书画网采用美云公司的洛阳云服务器提供网站技术支持 渝ICP备200091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