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04-28 鸿武书画网 |
|
|
■唐山书法家进京寻恩人
本报记者赵莹莹报道“唐山地震当天下午,夏之平主任跟我说,中央急于知道地震情况,要我快去快回。”昨天,张信东见到了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刘效礼少将。 没有时间考虑拍摄计划,冒着余震的危险,用不到半天的时间做好了出发准备,除了摄像机、胶片,还有从食堂领的一麻袋大米和一包咸菜。刘效礼、史家祁、许佑宁等直奔唐山。 刘效礼少将告诉记者,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唐山地震后的废墟上,他们没有明确的采访对象,也没有单位接待。“容不得多想,一进城就开始拍摄,大量移动镜头都是在车上边走边拍的,突出了唐山车站、新华街、瓷厂等市内主要设施的震情。”晚上,一行人露宿在唐山地委大院一块水泥地上,4人同挤一张草席。时值盛夏,空气闷热难耐,水电不通,四周一片漆黑,不停到来的余震隆隆作响,还有一两声突然响起的狗叫及时断时续呼唤亲人的哭声。大米和咸菜一到唐山就全都送给了灾民,带去的一壶水早已喝光,“关键是没有水喝,渴得嗓子冒烟,只能用暖壶从游泳池灌污水救急”。史家祁自带的药酒也轮换着被喝光了一点,“虽然无法解渴,但能稍微抵消附近浓重的腐臭味道”。 “你干了件很好的事情啊!”翻看着张信东感恩之旅一路走来的记录,刘效礼少将颇多感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