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画新闻 > 首博北大展出,王岳川..
 
 
首博北大展出,王岳川主持辞(初稿)
 
2006-05-03 鸿武书画网
 
  首博北大展出 -------王岳川主持辞(初稿)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先生们、女士们:大家好!
      一、今天的北京,春光明媚,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群贤毕至!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在这里隆重集会,举办北京大学首届书法研究生班毕业作品展开幕式。
       北京大学有悠久的人文传统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今在书法艺术教育方面有推进了一步。早在1918年,蔡元培先生执掌北大时期就创办了“书法研究会”、“画法研究会”等,十分注重大学的美育教育,希望在现代教育体制中为书法教育保留一席之地。时隔将近一个世纪,蔡先生的夙愿终于实现了。2003年,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正式成立,它标志着北大第一次确定了书法艺术学科,把书法艺术引入教育体系中,这也是北大教育教学理念的很大转型。
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隶属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由季羡林、任继愈、饶宗颐、文怀沙、沈鹏、欧阳中石等先生任顾问,金开诚教授担任所长,王岳川教授担任副所长,致力于专业书法的教学和研究。同时还聘请了沈鹏、欧阳中石、刘正成、曾来德等专业书法家为客座教授;延请文怀沙、周汝昌、冯其庸等国内外著名艺术家、教授、学者授课,无疑使该所具有独特的文化视野。
      2004年秋,北京大学书法所招收首届书法艺术研究生课程班学生66人。开设的课程涉及书法美学、书法文化学、书法文字学、书法与传统文化、海外书法的文化研究、书法专题、中国书论、画论、乐论研究、中国书法与其他文化形态比较研究等二十几门。经过两年的努力,北大书法研究生班的学生们,在北大这个有着百年文化底蕴的高校中,将书法和文化、书法与哲学、书法与传统思想、书法与西方的最新思想相融合,使中国书法同西方文化的前沿思想相对话,从书法基础理论到专业创作水平都有不同提高,在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学生即将毕业走向社会之时,特选取学生的部分作品向社会汇报展出。
      参加本次展出的除66名学生作品外,还有日本、韩国等海内外专家教授28人,共展出作品近200幅。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一次学术和书法艺术资源共享的文化互动,也充分体现了北大“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
北大书法所的成立与招生,标志着北大书法的觉醒,更标志着北大书法的崛起。
        二、下面请允许我介绍今天出席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和嘉宾:原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岚清先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罗豪才先生、韩启德先生,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全国政协常委、北大书法所所长金开诚先生,北京大学副校长吴志攀先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原司令员李连秀先生,中国书协名誉主席沈鹏先生,首都师大书法博导欧阳中石先生,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先生,北大艺术学院院长叶朗先生,北大艺术学院副院长彭吉象先生、丁宁先生,中国书协主席张海先生,驻会副主席赵长青先生,副主席申万胜先生,中国书协副主席、北京书协主席林岫先生,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先生,中国书协副秘书长张旭光先生,北大资深教授陈玉龙先生、杨辛先生,朱清时先生,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先生,中央美院教授、书法院院长王墉先生,著名美术评论家梅墨生先生、薛永年先生,经济日报社原社长武春和先生,北京美协主席王明明先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传席先生,首都师大书法所所长叶陪贵先生,北京师大书法系主任秦永龙先生,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副院长郑晓华先生,二炮专业书法家刘洪彪先生,中国书法杂志主编周志高先生,人民美术出版总社总编程大利先生,匡时国际拍卖公司总经理吴学军先生,中鼎育人远程教育网王新先生等,
三、请允许我代表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向各位领导、嘉宾、朋友,先生、女士们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四、主持人宣布:下面掌声有请-------领导致辞-!
五、主持人宣布:掌声有请首都博物馆馆长----------(先生/女士) 致辞!
六、主持人宣布:掌声有请老师代表 - -----------!
七、主持人宣布:掌声有请学生代表 - -----------!
八、主持人宣布:掌声有请--------领导专家剪彩!
九、主持人宣布:请各位嘉宾与全体师生合影。
十、主持人宣布:研讨会时间、地点,召集方式,。
十一、主持人宣布:请嘉宾参观展览后到贵宾休息室休息。-
十二、主持人宣布:开幕式到此结束,请大家参观展览。

                                                       谢谢大家!
                                                      王岳川   2006年4月29日

 
 
  ■ 文章评论  
该文章还没有相关评论!
本文章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读者的评论!
 
 
 
 
 
 
Copyright(C)2006 www.luhongw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鸿武书画·版权所有
鸿武书画网采用美云公司的洛阳云服务器提供网站技术支持 渝ICP备200091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