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05-18 鸿武书画网 |
|
|
本报讯(记者原建军实习生樊文波)20年前,我市太乙路北段出土一通碑刻,旋即被深藏于碑林库房一直未展出。为了迎博物馆日和文化遗产日,碑林博物馆将公开展示这通碑刻两个月。该碑题“大唐劻元观钟楼铭并序”,令狐楚撰文,柳公权中楷正书。41行,满行20字,共761字,唐开成元年(836)4月20日立。《大唐劻元观钟楼铭》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评为国宝级珍贵文物。 金石学者说,柳公权的碑刻作品,留存至今的约有10种。其书法风格大致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金刚经》为代表,结体严谨,笔法灵动劲挺,字体较小,具有晋唐以来深厚的传统楷书功底和意趣。其后期作品,就是人们常说的柳体,多是他64岁后所写。这一时期,柳公权总结了晋唐以来楷书变化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颜真卿改革书体的有益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即“柳体”。《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新发现的《劻元观钟楼铭》碑是迄今为止现存柳碑中最完整的。此碑未见著录,也无拓本流传。
碑文中简练而隐晦的提到劻原观旧址是唐玄宗赏赐给安禄山的宅第以及“安史之乱”的历史事件。碑文说:“京师万年县所置劻元观者,按乎其地在亲仁坊之维。考乎其时当至德元年之正月。前此,天宝初,玄宗皇帝创开甲第,宠赐燕戎。无何,贪浪()(),()()唐突。亦既枭戮,将为污潴。肃宗皇帝若曰:‘其人是恶,其地何罪?改作洞宫,谥曰劻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