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06-14 鸿武书画网 |
|
|
我的两张名人字画:一幅是胡公石的标准草书,内容写的是我的诗;一幅是曾杏绯的工笔花卉牡丹花,是老太太特意馈赠给我的。我十分珍爱这两件艺术品,悬挂在厅堂里。然而年深日久,颜色有些发暗,而且均有破损。我非常痛惜,将它们取下,送到我家附近、银川市体育场北侧的起宏画廊去重新揭裱。这揭裱比初次装裱困难得多,因为要将书画从旧装裱纸上细心地揭下来。过了些日子,裱好了。我打开一看,不禁大喜过望。裱画师傅像变魔术似的,不仅将颜色整修得光鲜如新,而且破损处也补缀得天衣无缝,成了两件完美的艺术品。
我盛赞画廊主人高超的装裱技术。他的名字叫尹起宏,是一生长自菏泽的山东汉子。自幼学习装裱,技艺精湛,青年时期出外谋生就靠装裱吃饭。先在西安,后携眷来到银川,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蹲下来就不走了,于今已经七八年了。先是在家装裱,在街头摆摊经营书画,2004年开了这家起宏画廊,就用自己的名字作店名。
起宏师傅装裱书画,不仅技术娴熟,而且极其认真细致,借用雕塑和篆刻艺术上的话来说,那就是真正做到了“精雕细刻”,连选用的绫子的颜色、花纹,也总是和作品搭配得很协调。我素不谙书画之道,但我常想,未经装裱的书画就好比刚建好的一幢别墅,尽管很漂亮,毕竟是个毛坯,而装裱则是对“别墅”精工装修,使它成为一个完全的精品。
由于尹起宏的功夫到家,态度认真,许多书画家和收藏者都愿意把作品送到起宏画廊装裱,因而,起宏也结交了许多书画名家。画廊里就挂着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副主席何应辉,河南永城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杜起文,青海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林锡纯等多位名家的作品。就宁夏书画界的名人来说,起宏装裱过曾杏绯、张少山、王系松、沈德志、刘均威等人的画,胡公石、刘正谦、吴善璋等人的字和书画。与名家们打交道久了,深受其熏陶,起宏师傅身上也就有了一种书卷气,谈吐不俗,对书画艺术的鉴赏力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我借了青海作家王立道著的《装裱名师刘金涛》一本书给尹起宏看。这是我国迄今为止独一无二的关于装裱师的传记,刘金涛算得上是国内首席装裱师了。尹师傅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地读起来,从中汲取营养。尹起宏今年才38岁,年富力强,来日正远。我相信,他定能步刘金涛的后尘,在装裱技术上精益求精,为人间创造更多的美。吴淮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