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文字为素材,通过中国所特有的书法造型来构成画幅:其手法多变,创意大胆,独树一帜,体现了现代人的不断求新的理念和审美情趣;并以十分洗练的笔法、清爽的格局,让这古老的书法艺术注入了勃勃的生机——这就是书法家甘志新所创作的意趣书法。
甘志新自小便迷上书法艺术,练就了一手好字。他在名师的点拨下,习书法异于常人——先从历代草书字帖学起,熟写草书后再学行、楷、隶、篆诸体,特别喜好黄庭坚、王献之、张旭等苍劲大方、气势磅礴一类的作品。他学习书法非常勤奋,从读小学开始每天不练写上百页决不罢休——因而书法大有长进,未达而立之年,已多次获奖,并成为广西书法家协会会员。
后来,甘志新除了不停地在书坛上进行创造性的探求外,还积极学习绘画与雕塑技艺,涉猎过不少书画理论书籍,为后来闯进意趣书法之新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书法在唐代达到了它的全盛期,尽管唐以后也曾出现了许多书法名家,但究其章法,也难有实质性的突破。甘志新在反复地思考:要超越前人,就要大着胆子、无所畏惧地去进行创新!甘志新终于迈出了这颇有勇气的一步——把自己的发展方向定位在意趣书法的研究上,并经过长时间的探索、锤炼,逐渐形成了富含个性的艺术特色,在作品中刻意地追求形式美、意境美、布局美。他锐意返璞归真,颇为成功地通过绘画的形式来表现书法的内涵,把传统的书法意识转变为意趣书法意识。
甘志新的意趣书法熔篆、草、隶、行为一炉,其格调清新而予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如一个“意趣化”了的“富”字,上部结构十分夸张:一勾弯月上伴着颗小星,下部则书成一个满盛的坛子——让人产生对“富裕”极为生动的联想。从布局上看,字体的上半部较空旷,而下部较厚实,加之字的右边用个淡淡的“富”字予以衬托,形成了浓淡的对比,因而让其更显厚重。再从构图来看:字体上松下紧,一虚一实,一浓一淡的对比,使整个章法布局显得更为充实。
他的另一篇以“舞”为题的代表作,则充满了动感。作品中的“舞”字,极为夸张,俨然一个窈窕的美人在跳着芭蕾——柔美的手,纤巧的腰,动感的脚……那涌动着的生命气息,仿佛就凝结在最美的一瞬之间,实在是妙不可言!
而作品“缘”则与“舞”迥然不同。前者动中见静,而后者恰恰相反——静中见动。“缘”字其形似一对相靠在一起的恋人,蜜语柔情,乍一看,又如即将离别,依依不舍——正可谓“缘定终生”!
总而言之,在欣赏甘志新的意趣书法作品中,观者可任意地去驰骋想象的空间,也能自由地去领略柔美线条的微妙变化,因而产生一种像诗一般的温馨的回味,顿感作者似乎不是在写字,亦非在绘画,而是将二者巧妙的糅合在一起。
甘志新刚逾不惑之年,书法造诣已达到一个较高的境界。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得到著名书画家李骆公先生的赏识与鼓励。美籍华人、世界著名艺术大师、1985年意大利艺术院奥斯卡金像奖获得者周千秋也曾经从大西洋彼岸来函称:志新年轻有为,好学不倦,为不可多得的后起之秀,前途未可限量……
甘志新曾于2003年、2004年先后在广西南宁、广东顺德、河南郑州成功地举办了他的意趣书法个展,在当地的书法界引起了轰动,新闻媒体纷纷进行了报道,对甘志新富有创意的书法艺术赞誉有加。
现在,作为新成立的广西书画艺术促进会会长的他,在鼎力与同仁一道弘扬中国书画艺术的同时,还将继续去探求他的意趣书法,将其发扬光大,并让这一朵书法艺术的新葩开得更加美丽、芳馨。 (滕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