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06-17 鸿武书画网 |
|
|
□陈国孟 在仙游,有一位已与翰墨结缘60余载的老书法家,阅读他的作品,会觉得他总是快乐无忧地以妙笔来描绘自己心中的情愫,于是我们倍受感染的心随之欢愉欣悦起来。他,就是今年66岁的仙游职专退休老教师余寿泳,他的书法一直以“意在形外,情含神内”而独步墨苑,为莆仙人争光添彩。
谈及书法,衣着朴素、身材高挑的余寿泳动情地说:“梅花香自苦寒来,但我首先要感谢是我父亲逼我与书法结缘!”他父亲就是莆田赫赫有名的已逝诗人余启锵,在难违的父命下,余寿泳从6岁起就与书法为伴,先练柳体兼欧体,后专学颜体兼练王羲之行书。即使在后来能看懂古典文学起,虽然每天他总是在家里的万卷古书堆中浸泡,难能可贵的是,他仍坚持做到每天练一个小时。至今,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每次他父亲都要他练完半小碗墨水才肯让他吃饭。由此,“永无止境的追求”就成了他一生受用的座右铭。
在走上社会大学后,他仍然苦练秦隶魏碑,凭着潜心研究、博采众长、笔耕不辍,35岁时,他终于悟出“书无定法,法有自定”的书写心得,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力求做到“行序打破,章法不拘,整体合一”。而从福建师大数学系毕业进入中学教书后的30多个春秋里,他每天一忙完手头教书育人的事,就一头躲进自己简陋至极的书斋遨游墨海、耕耘砚田,每晚坚持练到11点多。他当然不忘拜师莆仙乃至省内外书法名家,不断默默艰辛求索。靠着从书法长河中探微求精,他练就了独具一格的书法技艺。在他50岁时,省内外的许多名家就都对他予以肯定。
的确,如今,随便读他的一帧书法作品,都可发现以楷书为基础、楷行草隶魏篆六体兼备的老余,其行草大有“奔蛇走”之雄势,而其独特章法和奇特布局更是令人拍案叫绝!这从他的一些经典作品中可见一斑。“美人才调信纵横,我亦当筵拜盛名。一笑劝君输一著,非将此骨媚公卿。”行草《己亥杂诗》是先后获1998年首都艺术博览会一等奖和中央美术馆展览会金奖的佳构。此作颇有龚自珍诗的意境,与辞浅韵深的诗文语境极其吻合,可谓“力透纸背,章法独特,点画妍美,笔势流便,气息清幽”。又如“抱琴归去碧山空,一路松声两鬓风。神识独游天地外,低眉宁闲谒王公?”行草《抱琴归去图题画诗》也是余寿泳诗书合璧的佳作,以“气势奔流不息,笔法丰富多姿,章法灵活自如”著名,观其放笔,沉雄俊爽溢于点画,感情饱满,笔墨酣畅直写胸臆,内蕴
深含却又让人感到顶天立地,豪气十足。
在书苑耕耘几十载,余寿泳的书法作品不断参展并屡获大奖。如去年他以“寿如金石”作品荣获全国老年书画大赛特别金奖,并被授予“中国老年金奖艺术家”称号。他的艺术辞条也被载入《中国当代书画家名典》、《今古墨缘书法撷英》中。他的作品还被国内外不少名人和收藏家争先珍藏,如他2003年在毛泽东家人举办的“纪念亲爱的父亲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活动中书写的“千古伟人”行草作品现由毛泽东的孙子毛新宇收藏。
图为余寿泳喜捧收藏证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