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苑谈艺 > 书法是门贱艺术?
 
 
书法是门贱艺术?
 
2006-08-22 鸿武书画网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句话用到书法身上,似乎有点“越”不起来。当旅美艺术家徐冰以他东拼西凑的“天书”,在国外的拍卖会上屡创天价的时候,国内的书法家们集体郁闷兼失语,只能小声嘀咕:那也叫“书法”?

    那肯定不叫书法——至少按照传统文化对书法的认识理当如此。可徐冰自己也未必拿他的艺术品当“书法”,那其实是一种后现代装置艺术。不光在国外,在国内数不清的各种双年展上,人们到处都可以看到这样的“艺术”:分装在统一规格箱子里的裸体男女、面部表情呆板划一的集体摄影、泡在福尔马林里的猫和泡在甲醛中的狗、置身于当代美国标志性现场身着中国60年代装束模糊了身份乃至性别的人……

    然而,这就是“当代艺术”,按王南溟的说法就是“无聊艺术”,我就恶毒地称之为“贱艺术”。不过,以无聊艺术而赢取有聊资本,以贱艺术而换得大把钞票,也算给商业时代的艺术争了一口气——至少以经济标准衡量可以这样讲。

    当然,真正的艺术价值是不能以经济衡量的,而且常常相反。在市场上拍出高价的未必就是好的艺术品,但是好的艺术品卖不上价钱,同样值得反思。比如书法。

    书法的当代处境十分尴尬。这一被众多学者奉为“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的文化形态,现在几乎成了喜爱书法的人们的鸡肋。在艺术领域里,这一最古老的文化形态却迟迟得不到名分,当年文化部长郑振铎就不承认书法是艺术,直到今天,很多人潜意识中对书法抱以尊敬的轻蔑:那人是书法家——喔!他的毛笔字儿写得好,如此而已。

    至于在市场中的表现,近两年,各大拍卖会上的书法专场已纷纷撤消,那些黑白大字的横竖纸条害羞地闪烁明灭于国画、油画乃至装饰画之间,跑跑龙套而已,价钱根本上不来。

    于是王镛愤怒了。作为中国当前最为收藏界看好的艺术家,王镛前段时间浓墨重彩地强调他倡导的“艺术书法”的概念——将“艺术书法”与“书法艺术”鲜明对立起来,目的是将实用性从书法身上移动开来,而将艺术性与书法本质联通一处。

    然而这个提法并未形成可持续性影响,因为他的说辞迅速招致更加愤怒的批评而终于偃旗息鼓——那些“字儿写得很好”的人们纷纷谴责:就你们乱七八糟的怪字是艺术,我们正儿八经写的东西就不是艺术了?!

    这个时代没有大师,没有权威,也没有品牌。艺术圈也本着娱乐精神充满诙谐和恶搞,每个人都想占山为王,于是天下无王。一个概念兴起又迅速被湮没,一个流派刚要出头又有新的大浪袭来,于是大家都过把瘾就死,80年代那些青春的理想和对文艺执着的坚持再也不见,十几年前书法界的“复兴”随着大锅饭的破碎一闪即逝。

    这样看来,书法作为艺术的品牌号召力毫不坚挺也就不足为怪了。因为当代鲜有为人景仰之人——只有小孩们才追逐歌星影星主持星,大人们光顾着为经济建设服务了。于是我们得学会迷恋那些泡在溶液里的猫和狗,我们得希望书法成为一门彻头彻尾的贱艺术,此刻,相比那些抱着裸女任其秀发蘸着焗油膏似的墨汁满地涂抹的“书法艺术”,对于徐冰充满才智的为所欲为我们就应当抱以钦服的赞赏了。

 
     
 
  ■ 文章评论  
该文章还没有相关评论!
本文章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读者的评论!
 
 
 
 
 
 
Copyright(C)2006 www.luhongw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鸿武书画·版权所有
鸿武书画网采用美云公司的洛阳云服务器提供网站技术支持 渝ICP备200091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