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苑谈艺 > 湘西山区的一位书法大..
 
 
湘西山区的一位书法大家-欧阳允文(组图)
 
2006-04-28 鸿武书画网
 
     
 

  欧阳允文先生,一个普通的文化人,名不见经传。他逝世10多年后,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的一部《欧阳允文书法作品集》,让人惊叹,在偏远的湘西山区,曾有过这样一位书法大家。

  这部作品集收入允文先生的70多件书法精品,篆、隶、草、行、楷五体皆工。尤其值得推崇的是其小草,无论是《千字文》、《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还是《范仲淹〈岳阳楼记〉句》、《王羲之〈兰亭序〉句》,皆为上乘之构。整体看,清健和平,真率烂漫,超逸淡远,怀素意、八大法,尽蕴其中。逐一观之,《千字文》用笔凝练持重,含蓄温和,颇具金石气息;《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王羲之〈兰亭序〉句》圆活朗畅,率意至极;《范仲淹〈岳阳楼记〉句》健拔凌厉,神采飞扬。

  从这70多件精品,可以体会到允文先生法古创新,碑帖兼融的治艺观。首先是苦练,深入传统,然后跳出传统,求新变,创新格,自立门户,卓然成家。允文先生于优秀传统碑帖下足功夫。籀篆之《毛公鼎》;汉碑之《曹全》、《礼器》、《史晨》、《尹宙》、《张迁》、《张景》及摩崖石刻《石门》颂;清人分隶大家王时敏、伊秉绶、何绍基等的法帖;魏碑之《郑文公》、《张猛龙》、《龙门二十品》及《崔敬邕墓志》、《张黑女墓志》;唐楷之《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欧阳通·道因法师碑》、《颜真卿·颜勤礼碑》、《颜真卿·多宝塔碑》;小楷之魏晋钟、王诸帖;草书之晋二王法帖、唐怀素今草法帖、唐孙过庭《书谱》及明董玄宰、清八大山人、近代于右任诸家法帖等等,皆心摩手追,或双钩,或对临,或默写,从不懈怠。允文先生的书法碑、帖兼融,既得帖之“挥洒”,又得碑之深刻,因此其作品既峭劲,又圆活,风流自得。允文先生勇于挑战传统,力求创新。其《范仲淹·岳阳楼记》扇面,文中经典之句用隶书书写,并作独行顶天排列,下方则用清健秀丽的小楷以长短交互的形式书写完成。这种采用两种书体组合,突出主题的构思,富于创新,颇具形式感。此外,《闻鸡·借萤》隶书条幅,把上、下款识合在一块,放在正文下方的做法也颇具视觉冲击力。

  这部作品集的文词大致分为四类:一是关乎勤学、惜阴、坚韧、勇毅;二是倡导良好操行;三是胸怀天下,淡泊名利;四是老当益壮,发挥余热。这些文词折射出允文先生的思想境界、理想追求和性格特点。允文先生自上世纪50年代初参加工作至1991年悄然辞世,近40年间,一直在湘西少数民族地区默默从事文化馆和博物馆工作。他每天的日程几乎都是“工作——写字——读书”三部曲。他远离尘世的喧嚣,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崇高的精神追求,数十年笔耕无间,书艺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进入新的境界,他笔耕不辍的精神值得今人和后人思之、传之、学之、用之。

  《欧阳允文书法作品集》去年底开始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王府井新华书店等各大书店销售后,以其“淡心复静虑,神怡体自舒”的高雅书风,受到了京城书法爱好者的青睐,被书法界人士称为深山中绽放出的一支“书法奇葩”。久居都市闹境,身陷浮华尘嚣的京城书法爱好者,突然面对这样一部出自山野、饱蕴大自然奇趣的书法佳作,怎么能不动心呢?

 
     
 
  ■ 文章评论  
该文章还没有相关评论!
本文章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读者的评论!
 
 
 
 
 
 
Copyright(C)2006 www.luhongw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鸿武书画·版权所有
鸿武书画网采用美云公司的洛阳云服务器提供网站技术支持 渝ICP备20009153号